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比出精氣神 “武”出好風採

——廣安市2024年農業農村工作第一次“大比武”現場會側記(一)

2024年03月26日18:59 | 來源:廣安在線
小字號

原標題:比出精氣神 “武”出好風採

  航拍前鋒區觀塘鎮仁和村。

  與會人員在華蓥市陽和鎮偏岩子村參觀。

  大地回春,沃野復蘇﹔比武練兵,競相超越。

  3月20日,參加廣安市2024年農業農村工作第一次“大比武”現場會的與會人員,先后來到前鋒區、廣安區、華蓥市、鄰水縣共8個觀摩點“登擂比武”,共同探尋廣安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本次“大比武”現場會,重點圍繞鄉村振興試點示范、春耕生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等方面進行,通過觀摩,各縣(市、區)在“大比武”中開拓了思路,凝聚了共識,以爭先進位、比學趕超奏響全市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前鋒區

  “五苗同育” 助力“天府糧倉”糧滿倉

  與會人員參觀的第一站是代市鎮帽合村。作為2024年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試點示范村,帽合村近年來流轉土地600余畝,種植紅米、黑米等特色水稻。目前,該村正搶抓農時,做好春耕備耕工作。

  第二站來到觀塘鎮仁和村,一塊塊高標准農田整齊劃一,田邊溝渠四通八達,田間“建好天府糧倉、打造都市田園、推進城鄉融合”的標語牌格外醒目,呈現出一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

  “依托2023年實施的2000畝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項目,仁和村按照標准化、規范化、集約化思路,集中連片規劃500余畝,實行水稻、玉米、高粱、紅薯、蔬菜‘五苗同育’,可為3000余畝土地提供優質秧苗。”前鋒區委副書記魯崇兵介紹。

  “通過選擇優良品種、統一規范育苗、主推先進技術,既有效降低了育苗成本、提升了育苗效率,又降低了生產風險、提升了育苗質量。”武勝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苟萬軍對仁和村“五苗同育”的做法大加贊賞。同時,他認為,該村通過為本村農戶代育、為種植大戶提供商品苗、自育自種自收的方式,還可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一舉兩得。

  今年,前鋒區將推進以糧食安全為重心的“天府糧倉”前鋒行動,力爭實現糧食播種面積25萬畝,糧食產量11萬噸,生豬出欄17.5萬頭,為實施“天府糧倉”廣安行動貢獻前鋒力量。

  “值得學習借鑒。”苟萬軍表示,武勝縣將積極學習前鋒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全力抓好大春生產,抓實生豬等“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量質並重建好“天府良田”。

  廣安區

  科技賦能現代農業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實現糧食播種面積84萬畝以上、產量34.5萬噸以上﹔實現良種、良法覆蓋率98%,主要作物全程機械化率達72%……”在位於濃溪鎮圍子村的農事服務中心現場,一組出現在LED大屏幕上的數據吸引了參會人員的目光。

  濃溪鎮圍子村農事服務中心佔地面積4390平方米,總投資550萬元,配有烘干設備、旋耕機、插秧機等設備,是集農機服務中心、倉儲中心、烘干中心於一體的多功能服務中心。

  邊走邊看,與會人員來到圍子村標准化育秧基地。記者看到,一條“播種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輸”水稻種子,而不遠處,插秧機正在高標准農田裡來回勞作。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圍子村新引進的“水稻播種機”,首先在“播種生產線”上鋪上泥土,經過“殺菌劑”消毒,然后來到播種機處播上水稻種子,最后鋪上泥土,就可以通過傳送帶傳送到高標准農田裡,便於插秧機工作。

  隨后,與會人員來到協興鎮佛手山新村,該村距廣安城區9公裡,佔地面積80.5畝,房屋44幢,主體採用輕鋼建筑材料,於2023年進行提質改造。

  “通過提質改造,佛手山新村實現舊貌換新顏。”參觀完佛手山新村,前鋒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長河對該村雨污管網改造、公廁改造、景觀提升等工程印象深刻,他認為,有利於加快環主城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帶建設,提升主城區發展能級,實現城鄉共同繁榮。

  今年以來,廣安區搶抓環主城區產城景融合發展示范帶建設機遇,統籌推進城鄉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相互融合和協同發展,做優糧油產業、做強鹽皮蛋產業、做活文旅產業,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華蓥市

  集中育秧提質增效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沿著蜿蜒的山路,與會人員驅車來到陽和鎮蔡家灣村,放眼望去,一片片被農用薄膜罩著的秧苗盡收眼底。

  “蔡家灣村是華蓥市級集中育苗點,該村通過‘村集體+大戶+訂單+技術服務’模式,實現了育苗產業訂單化、多元化、科學化。”華蓥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訂單式”育苗,通過“預售+拼購”模式實施,共有203個單位下單﹔“多元化”選擇,根據客戶需求選擇種類、品種,推廣“稻香杯”優質品種,共實施優品育苗7個﹔“科學化”管理,組織農技專家4名,深入春耕一線,全天現場支招,實現科學種田、精細管理。

  “集中育苗模式,解決了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育苗技術不完善、秧苗質量不高、成活率低等問題,有利於推動現代農業高效發展。”聽完介紹,廣安區副區長王正君欣喜地表示:“希望全市大力推廣集中育苗,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

  走進陽和鎮偏岩子村,整潔的柏油路、高大的入村牌坊、清澈的護村河、獨具特色的川東明清風格民居……勾勒出一幅新時代“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美麗新農村畫卷。

  偏岩子村原是破舊落后的小村落,近年來,該村結合《營造法式》等古代建筑學及川東民居特色設計,村民自主出資修建中式明清風格民居62棟,其建筑設計獲得國家首屆田園建筑設計大賽三等獎,該村也先后榮獲中國美麗鄉村百佳范例、全國文明村鎮、四川省鄉村振興村等榮譽稱號。

  “干淨整潔、特色十足,在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走在了全市前列。”參觀完,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衛平給予高度評價。

  鄰水縣

  深化產業協作 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繼續前行,與會人員興致隻增不減。在袁市鎮天華村,望著該村建成的1200畝宜機化稻油輪作示范基地,大家議論紛紛。

  天華村是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據現場負責人介紹,該基地依托四川農科(水稻)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廣加工型水稻品種15個,建設水稻集中育苗基地300畝,輻射帶動小農戶發展品質糧油,促進產業發展。

  沿著盤山公路前行,與會人員到達位於豐禾鎮關口村的白茶基地,梯田狀的茶山美如畫卷。據了解,該基地按照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標准,圍繞白茶加工研發中心、高品質林茶種植區、茶文化休閑文旅帶“一心一區一帶”規劃布局,打造集高端名茶生產、休閑文旅為一體的白茶產業融合示范園。

  開墾調型山地5200余畝﹔產業道路8.2公裡、便道15.8公裡﹔打造山坪塘1個、蓄水池21口……據介紹,除了加強產業合作,該基地還邀請浙江農林科學院等院所相關人員來現場指導,學習林茶套種、茶林共生模式,合理布局、復合種植經濟作物。

  “在試點示范上,各有特色。”白茶基地給岳池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舒聯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該基地因地制宜發展白茶產業,是產業協作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實踐。

  一路聽、一路看、一路議,高質量的生態文明建設、高質效的產業富民項目、高標准的美麗鄉村建設,如畫卷般呈現在與會人員眼前。大家紛紛表示,回去后將結合現場所看、所學,認真學習好的經驗做法,互相借鑒、取長補短,讓“天府糧倉”裝上更多“廣安糧”。(鄰水融媒 張天文 廣安日報記者 龍俊帆 劉琴/文 范聰/圖)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