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新聞資訊

礦山復綠 貓進人退 看四川雅安如何守護熊貓家園

人民網記者 朱虹
2024年04月22日14:4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是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和模式標本產地,國寶大熊貓就是從這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雅安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熊貓故鄉。

2017年,地跨四川、陝西、甘肅3省的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正式啟動,雅安市39.45%的地域被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涉及寶興、天全、蘆山、滎經和石棉5個縣,面積5936平方公裡、佔全國大熊貓國家公園的27%,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中面積最大、佔比最高、山系最全的市。這些年,熊貓故鄉四川雅安悄然發生著變化。

修復“傷痕” 搭建生態走廊

“在早期粗放式開採利用模式下,廢棄礦山不僅誘發地質災害,造成水源涵養功能下降、森林植被破壞等突出生態問題,也造成大熊貓棲息地受損破碎化,野生大熊貓被割裂成幾十個局域種群。”雅安市寶興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馮邦國說,搭建生態廊道是為了提升大熊貓棲息地質量,在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意義重大。

2022年,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在雅安寶興縣、滎經縣、石棉縣3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集中連片的區域,實施東河流域大理石集中開採區礦山生態修復、西河流域大理石集中開採區礦山生態修復、滎河流域牛背山花崗石開採區礦山生態修復、滎河流域泥巴山花崗石開採區礦山生態修復、大渡河流域(石棉段)四川省石棉礦礦山生態修復、南河流域新康石棉礦礦山生態修復6個子項目,分區、分級、分類對廢棄礦山實施治理。

“這裡屬於熊貓國家公園周緣區,雖不屬於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內,但對搭建大熊貓生態走廊至關重要。”石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李天虎說,石棉縣通過實施大熊貓棲息地保護、礦山地質安全隱患治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植被恢復等工程重塑生態,完成生態修復面2.46平方公裡,消除地質災害隱患點9個,恢復植被2.27平方公裡。該項目的實施,增加了大熊貓適宜棲息地面積,提高了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得到改善,提升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向人類聚居區之間過渡地帶的生態環境,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共生共護。

系統治理 提升生物多樣性

在寶興縣司法礦-夢發礦項目現場,挖掘機正在清理礦石廢渣,修建攔水階梯堤壩。

“陡峭的山谷、大量的廢礦物源遇到暴雨極易暴發大規模的泥石流災害,對大熊貓生存環境及下游居民造成嚴重威脅。”馮邦國介紹,礦山修復不是簡單地平整和復綠,而是以河段生態系統為基礎單元,科學配置修復措施和生態環境保護方案,並對整個流域的水土流失生態問題進行系統考慮、綜合治理。

“這是我們考察過后選取的樹種,是當地品種,在復綠的同時也避免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馮邦國說,通過覆土綠化、客土噴播和自然恢復3種手段,礦山復綠已初具規模,栽種的桂花樹和榿木已有1米多高。

大熊貓國家公園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雅安結合項目區從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一般控制區-周緣區”過渡區位因素,堅持自然保護優先、人工恢復為輔的方針,科學配置保護和修復、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增強各項舉措的互動協作,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

這些年,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修復項目的推進,打通了大熊貓棲息地生態廊道,拓寬了野生動物的活動范圍,在雅安絕跡多年的豹貓、棕背田雞、紅腹錦雞等大熊貓伴生動物相繼重現山林,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改善。

“貓進人退” 尋找發展新出路

以礦山生態修復為基礎,以域內特色文化為依托,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雅安通過示范工程的實施謀劃后續產業發展,挖掘生態產品潛在價值。

因礦而生的石棉縣依托域內熊貓、紅色、三線建設等文化特色,打造“生態修復+”產業。“等今年項目完工后,廢棄礦山會變身為礦山主題公園,成為周邊群眾的散步休閑地﹔同時與川礦記憶博物館、三線建設文化相結合,打造自然資源科普教育點。”在石棉縣板廠溝礦山修復現場,李天虎言語中充滿了對石棉新未來的信心。

曾經,寶興縣的經濟支柱是漢白玉礦(石頭)、林木採伐(木頭)、小水電(水頭)構成的“三頭經濟”。如今,寶興縣81.7%的面積被劃入大熊貓國家公園內,其中60.5%更被納入核心區。“貓進人退”背景下,如何發展也是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寶興縣鄧池溝,找到了發展答案。在寶興縣戴維新村,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村民從事民宿接待。獨具熊貓特色的旅游產業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體驗,追溯大熊貓起源,品嘗寶興臘肉、野菜。每逢假日,這裡游人絡繹不絕。

據了解,通過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到今年年底,雅安將恢復大熊貓棲息地及生態廊道8.03平方公裡,連通恢復大熊貓生態廊道2條,有效促進野生大熊貓局域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提升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珍稀動植物的生存環境質量,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改善礦區及周邊人居環境,讓熊貓故鄉煥發新生機。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