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保險責任擴展 基本保額提升

巨災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財經眼)

本報記者 屈信明
2024年04月29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巨災保險。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巨災保障需求,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印發《關於擴大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保障范圍  進一步完善巨災保險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巨災保險將怎樣更好保障人民群眾?進一步推動巨災保險高質量發展如何發力?記者進行了採訪。

  增保障——

  保險責任增加台風、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

  巨災保險是指通過保險的制度性安排,將因發生地震、台風、洪水等自然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風險,以保險形式進行風險分散和經濟補償,對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具有積極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巨災保險制度加快完善。2015年4月,在政策指導下,40多家保險公司組建了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2016年5月,《建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實施方案》發布,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建立。

  專家表示,我國幅員遼闊,地形、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復雜多樣,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一步到位建立涵蓋多災因的巨災保險制度難度較大。從國際上成熟巨災保險市場經驗看,地震巨災保險是各國巨災保險制度的重要模式,結合我國地震災害實際情況,先行建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制度,以住宅這一城鄉居民最重要的財產為保障對象,是務實、有益的制度探索。

  “我國地震巨災保險制度建立以來,在應對重大地震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監管總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底,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累計為全國2134萬戶次家庭提供了7918億元的巨災風險保障,累計賠付逾1億元。

  近年來,各地巨災險創新發展步伐持續加快。浙江省寧波市多災因巨災保險試點多年,同時創新推出普通國省道營運期巨災風險保險等,保障范圍不斷延伸﹔廣東省應用指數保險的形式,當降雨強度和台風風速達到預設閾值時,保險公司不需查勘定損即可賠付,支持災害救助和重建,2018年至2023年,廣東省巨災保險項目累計支付賠款約30億元。

  “目前已有15個省份74個地市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綜合性巨災保險試點,保障的災因除地震之外,還擴展到台風、洪水、泥石流等,部分地方巨災險也為人身傷亡提供責任保障。”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介紹,從各地巨災保險試點情況看,把巨災保險保障逐步由單一災因向多災因擴展,能夠發揮保險在災害處置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建立更綜合、全面、有效的巨災保險制度,越發成為國家、社會和人民的迫切願望。

  對此,《通知》著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巨災保障需求,將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升級為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共同體,並對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責任進行擴展,以城鄉居民住宅及室內附屬設施為保障對象,保險責任在現有的破壞性地震的基礎上,擴展增加台風、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常見自然災害。

  此外,巨災保險基本保險金額翻倍,由城鎮居民住宅每戶5萬元、農村居民住宅每戶2萬元,提升至城鎮居民住宅每戶10萬元、農村居民住宅每戶4萬元。每戶可參考房屋市場價值,根據需要與保險公司協商確定保險金額,最高不超過每戶100萬元,100萬元以上部分可由保險公司提供商業保險補充。

  “《通知》的發布有利於改善單一地震責任風險覆蓋不全、保障不充分的情況,促進釋放各地區多樣化巨災保障需求,提高巨災保險保障覆蓋率,推動巨災保險高質量發展。”人保財險黨委書記、總裁於澤說。

  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說,將持續跟蹤《通知》執行情況,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保障民生的基本原則,鼓勵保險公司提供保障更加全面的多災因巨災保險服務,逐步建立保基礎保民生、高普惠廣覆蓋的中國特色巨災保險制度。

  優服務——

  將“保險+科技+服務”融入災害治理體系,積極做好防災減損

  業內人士表示,從實踐看,巨災保險不僅能夠起到重大自然災害后的經濟補償、支持恢復重建作用,還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應用力度,積極助力做好災情預警防范和風險減量服務,更好發揮防災減損功能。去年,原銀保監會發布有關通知,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財險業風險減量服務,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將‘保險+科技+服務’融入災害治理體系。”金融監管總局重慶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說,指導保險業積極融入災害治理全流程,建設風險減量系統和巨災風險平台,聯動開展風險點位監測、預警演練和災害救助等,目前已累計為沿江、低窪等區域的1.1萬戶企業提供風險隱患排查、協助避險轉移服務,據測算,降低財產損失超7000萬元。

  據了解,廣東省深圳市持續加大巨災保險防災防損費用投入,用於災害研究、隱患排查、應急演練、宣傳培訓等,引導保險行業加大向災害預防的資源傾斜力度,積極做好防災減損。

  “公司以科技賦能提升行業整體巨災風險管理水平。借助高質量科研成果,先后研發了地震、台風、洪水系列巨災模型,為高精度識別和准確評估巨災風險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目前巨災模型已逐步服務於政府、產業與保險業巨災風險管理,在重大災害的災害預警、風險評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保險業深度融入社會巨災風險管理體系提供重要抓手。”中再產險副總經理王忠曜說。

  “進一步發揮保險公司的專業資源優勢,將風險減量服務和專業力量納入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在防災減災抗災救災中貢獻更多價值。”於澤說。

  依托科技賦能,巨災保險服務半徑不斷延展。重慶市推動巨災風險管理科技公司與部分區縣探索“巨災保險一件事”,共建基於大數據與大模型的風險評估研判平台,加強災害全流程的融合管理,加強與區縣聯動,推進巨災保險全市全覆蓋,提供房屋損毀救助等服務。金融監管總局廣東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轄內開辦農險防災減損試點項目超百個,累計投入防災減損資金3.54億元,人力隊伍超5萬人次,實現降本增效12.02億元,受益農戶超200萬戶次。

  此外,《通知》明確支持商業巨災保險發展。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巨災保險共同體經成員大會同意,可以提供商業保險補充。據了解,多地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保險公司發展商業巨災保險,適度擴展傳統財產險的巨災責任,更充分地滿足各地區人民群眾差異化風險保障需求。

  提質效——

  完善巨災保險體系,構建多層次保險風險分散體系

  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未來,加快巨災保險高質量發展,讓巨災保險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還要在完善巨災保險體系、擴大試點范圍、提升經營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

  “將推動構建涵蓋基礎層、擴展層、補充層的多層次巨災保險保障體系。”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說,政策性巨災保險為城鄉住宅提供基礎的巨災保險保障﹔擴展層方面,開展地方綜合巨災保險試點,鼓勵地方給予保費補貼、增強保障﹔補充層方面,通過商業化運作,鼓勵保險機構開發保障個人財物和利益的險種,消費者根據需求自主投保。

  今年初,全國首個全災種、廣覆蓋、長周期綜合性巨災保險在河北落地。據介紹,該綜合性巨災保險實現所有自然災害全覆蓋,為災害損失提供共計20億元的風險保障,也實現全省群眾保障全覆蓋,體現巨災保險普惠性﹔簽訂5年期保險合同,以長周期儲備增強巨災風險應對能力﹔創新建立高賠付回調保費的回溯機制,在保証財政資金使用效能的同時,確保巨災保險試點可持續、可復制。

  “這有利於充分利用保險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為災害事件應對提供更多更有力的資金支持,迅速調動商業保險公司的資金和准備金儲備,減少政府財政波動和對社會民生的影響。”於澤說。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鄭偉認為,加快完善巨災保險制度建設,還應加快建立健全巨災保險相關法律法規,並探索建立鼓勵社會公眾參與的巨災保險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推動提升巨災保險覆蓋面。

  專家表示,由於重大自然災害往往造成較大損失,對巨災保險承保機構而言,面臨較高的風險定價、風險管理挑戰,也面臨較大的償付能力壓力。對此,一方面,金融領域應加強與應急、氣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分析歷史災情數據,完善更加符合我國實際的巨災風險模型和風險數據庫等行業數字基礎設施,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多種金融工具協同配合,例如通過發行巨災債券,對災害損失提供風險保障,筑牢“再保險+保險風險証券化”雙支柱巨災風險分散體系。

  “將會同有關部門分兩步推動保險証券化工作。短期內,支持保險公司開展保險風險証券化研究,根據自身風險管理需要在香港發行保險連接証券,積累發行經驗,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中長期內,總結樣板經驗,深入開展調研,對保險連接証券發行的法律基礎、監管政策進行國際比較研究,探索構建多層次保險風險分散體系。”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29日 18 版)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